9月14日-9月16日,全国高中名校思维导学教改联盟首席专家房超平莅临我校开展第四轮思维导学培训。本次培训为期三天,为第四轮的首次培训。本次培训将在前期培训的基础上,继续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实践能力、课程评价能力。
9月14日,房校长在北教楼五楼录播室依次带领历史、生物、物理、数学、政治、化学、英语七个学科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研讨,共同讨论中优化教学设计。七、高一、高二年级任课教师及全校备课组长参与此次研课。
于泳梅老师在《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中进行了详细的教学设计,初高中各位历史老师提出了宝贵建议。陈瑞娜老师发言指出,在挑战性目标中,可以设计安阳旅游,为安阳做代言;马丽晶老师认为可以通过青铜器上的文字做铭文演讲,做一些甲骨文的表情包;何志国老师建议增加课标内容。房校长在总结时强调:“设立目标不必太多,有一两个就可以,要强化初中教学的可视性,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趣味性。除此之外,在家国情怀这里要体现历史的延伸。”
历史学科研课
针对祝华健老师在《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课的教学设计,其他生物老师建议强调能量的概念。房校长在点评时强调课堂举例子要尽可能贴近生活,多设计感性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学情分析中,要关注学生能否通过阅读提炼关键信息。
生物学科研课
闫焕培老师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研课中,从课型、教学分析、学习目标等方面做了阐述。孙东洋老师点评说道:“教师总结部分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崔国响老师建议在复习回顾中可以设计问题复习链深入复习。房校长总结强调:课标要求部分应说明核心素养的养成、培养要求和内容,还要说明本节课的承上启下作用。
物理学科研课
陈阳老师在《利用不等式性质求取值范围》研课中,房校长针对教学设计重点指出:高一年级要重视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展讲的能力、交流讨论的能力,让学生学会高中数学的学习、条件变化、结果变化、情境变化、类型变化等。
数学学科研课
李楠老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题讲评课研课中,马焕兰老师建议教师应思考学生自主命题的挑战性,要依据学情进行任务设计;张会领老师建议习题选取的质量一定要高;房校长指出,教师要多思考教学原点,习题的设计要保证学生正确率在70%以上。通过习题讲评总结规律、改进教学。
政治学科研课
赵鸿彩老师在《电离平衡》研课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是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从教材上的实验出发初步建立强酸、弱酸的区别,通过实验将抽象化为具象。赵老师针对李帆老师和崔晓宇老师的提问进行了一一解答。房校长提出:(1)能否让电离平衡和其它平衡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要体现平衡概念的价值;(2)在练习上,预备知识中要准备一些平衡练习及弱电解质的练习,引导学生建立概念;(3)根据实验创设情景问题,要把重点集中在电离平衡上。
化学学科研课
谷艺璇老师在英语研课中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做了自述,指出学生能通过对主语从句的学习和理解,在学习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事迹后,能利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创作主语从句来表达袁隆平的优秀品质。其他老师听完陈述提出建议:要做好课前任务与课中任务的衔接设计。房校长做最后总结:(1)应根据课型设计教学目标,要灵活,不硬套核心素养,学会抓关键问题。语法课应提倡让学生去发现找到语言现象,然后去总结对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英语学科研课
此次研课活动,授课老师紧扣课标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参与讨论的老师积极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房校长充分肯定了授课老师的教学设计,并对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进行了指导。相信几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经过修正后一定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质的飞跃,也相信经过房校长本次的指导,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再次受益匪浅!